这家市值1.4万亿港币的企业,差点被他60万卖掉?

主办单位

  logo1   logo2   logo3   hksei subscription logo   hi long logo   hksei long logo

这家市值1.4万亿港币的企业,差点被他60万卖掉?

互联网常言:生、死、腾讯。习惯主导他人“生死”的腾讯,也曾面临生死抉择。“隐匿”在办公室里影响数亿人生活的马化腾,甚至曾因区区2000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而寝食难安。

来源:华商韬略  作者:华商名人堂 陈光

 

1、 市值1.4万亿港币

10月26日,美国财经杂志《福布斯》发布了2015年中国富豪榜,王健林、马云、马化腾位列三甲。

相较其他两位在过去一年间制造出来的新闻,马化腾的动静要小很多。但和之前一样,这位习惯“沉默”的腾讯掌舵者,依旧是最大的赢家之一。“BAT”掌门人中,他今年的财富增加最多。

 

马化腾身家上涨,源于腾讯股价,他持有腾讯9.73%的股份。不同于阿里巴巴在去年创造历史性IPO后的起起伏伏,自2004年6月上市后,腾讯的股价一路飞驰。

 

IPO时,腾讯的市值仅几十亿港元。发展至今年9月,其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巴巴,占得中国互联网头把交椅。截至本文发布,腾讯的市值已经超越1.4万亿港币,十年间增长逾百倍。

 

这个曾经隐藏于桌面右下角的“肥企鹅”,已然变身成为无处不在的庞然巨物。很多人不喜欢腾讯,但是没人敢忽视腾讯。对于活在互联网中的新一代而言,他们用QQ办公、用微信社交、在腾讯网上看新闻;他们在京东上购物、用大众点评团购、通过微信转账支付;他们看华谊兄弟出品的电影,在58同城上找工作、买房子;他们玩英雄联盟、穿越火线,用理财通买理财产品,甚至通过腾讯的银行贷款……

 

这一完整生态圈的背后,皆有腾讯的身影,在人们的生活中,它早已无孔不入。

 

然而,不可一世的腾讯,也曾经无比脆弱。最煎熬时,马化腾曾希望以60万的价格将其出售,可是没人愿意接手。期间,这位如今坐在几百平的办公室里影响数亿人生活的“高富帅”,备感无力与辛酸,甚至因区区2000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而寝食难安。

 

2、“咱们把腾讯卖掉吧”

1998年,在一家公司担任工程师的马化腾,偶然看到了ICQ这款即时通讯软件,便想将之复制、升级到中国市场。同年,他和同学张志东一起创办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,做中国版的OICQ。

 

公司的启动资金来自马化腾炒股的盈利,报道称,他曾靠10万元炒股,赚得60万。

 

公司成立不久,曾李青、陈一丹和许晨晔先后加入,“腾讯五虎”正式抱团。他们用3个月的时间开发程序,在1999年2月研发出了OICQ。这款软件很快受到追捧,注册人数在短期内增长至几万人。

腾讯的5人小组都是技术出身,做网页、搞程序可以,对市场运作一窍不通。为了营收,马化腾硬着头皮拿产品出去找运营商,但是没人搭理他。最初的时间里,腾讯只在传统网络寻呼业务上有微薄收入,完全入不敷出,一直在烧钱。

 

用户基数和流量是如今互联网企业的“命根子”,但对当时的马化腾而言,用户数量增长带来的并不都是快乐。人数增加,意味着不断扩充服务器,2000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于当时的腾讯而言,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。

 

1999年11月,OICQ的注册用户突破100万,开始发放7位数的用户号。而此时的腾讯,却是危在旦夕。

那个月,腾讯收到了美国在线(AOL)的英文律师函,对方称OICQ侵犯了旗下软件ICQ的知识产权,要求腾讯立即停止使用OICQ域名。

 

拿着律师函,腾讯五虎有点傻眼,这帮程序员,哪里懂这个?大家连夜开会,但是商量不出什么对策。

 

不知如何应对,法律问题只能先拖着,但这事能拖,其他问题却拖不下去了。会后,张志东告诉马化腾,公司只剩1万现金,这点钱别说发工资,饭都吃不起。

 

于是不久后,5个人再次为“生存”开会,讨论来讨论去,都找不到挣钱的方法,最后一合计:没办法了,咱们把腾讯卖掉吧。

 

3、买腾讯,可以得到什么?

会后的几个月时间里,腾讯五虎一直想方设法把腾讯卖出去。这是一段相当窘迫的经历,以至于马化腾从未在公开场合谈论起这些事情。

 

他曾跑去新浪见了王志东和汪延,当时任职搜狐的古永锵和冯珏也到深圳“考察”过腾讯,但最终都不了了之。

 

行业内的人“看不上”,团队便转攻身边的资本。马化腾先后数次找到腾讯的房东——深圳赛格集团,表明想卖掉“小企鹅”,开价300万,但没能从赛格那儿拿到一分钱。

 

广东电信是腾讯的另一个目标,坐在谈判桌上,对方问:“OICQ怎么挣钱?”这件事,马化腾团队都还没搞明白。于是对方回绝说:“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知道它怎么赚钱,我们也不知道。”

 

这边找卖家,那边腾讯的用户数量又猛增几百万。那段时间,马化腾做梦都会因为区区服务器托管费而惊醒。

 

接连失败后,马化腾找到了合作伙伴。当时,腾讯卖了一套网络寻呼系统给中北寻呼集团,马化腾便跑到北京,和对方谈收购,心理价位还降了100万。中北的高层听了之后,以为他是在讲笑话:200万买一个电脑软件?

买腾讯,可以得到什么?当时,所有接洽的下家,没有人懂这个问题。马化腾说,腾讯有技术、有大量基础用户这一无形资产,但是没人接受他的概念。

 

有合作伙伴愿意帮他们一把,说:要不这么算,腾讯有多少电脑、多少打印机、多少桌子椅子,我们按这个来定价……

南北一圈跑下来,出价最高的是深圳电信局,对方一度开出60万的收购价格,但这笔交易最终没能达成。

 

折腾了几个月,小企鹅还是没能卖出去,马化腾回忆说,当时的心情非常复杂和沮丧。回到深圳时,腾讯的用户总数已经接近2000万,马化腾又组织开会:势头这么好,我们先借钱继续干下去吧。

 

于是,团队又找银行贷款。银行问他们有哪些可以抵押的固定资产,腾讯回答说有电脑。对方追问是新的还是旧的。然后,就没有然后了。

 

4、40%股权换了220万美金

如此到了2000年初,公司的现金流完全枯竭,原本脸皮薄薄的技术青年们,脸皮也都磨厚了。又一次“生存大会”上,几个人商量:要不找朋友借钱吧。

 

坊间传言,那段时间,深圳圈子里认识的人,被他们借了个遍。其中,马化腾从同在一栋楼、当时任职于深圳电信局的李黎军那里借了50万。

 

等到要还钱的时候,腾讯的势头还是没有扭转过来,马化腾说:要不给你腾讯的股份,来抵算欠款吧。李黎军想了想,还是拒绝了这个要求,毕竟50万不是小数目,而“QQ只是一个没法赚钱的‘破软件’”。

 

“事后诸葛亮”而论,按照马化腾当时对于腾讯的估价,他准备还款的股份,如今价值逾千亿港币。

 

因为实在拿不出钱,团队向不少债主提出“以股还债”,但是没人愿意要腾讯的股份。报道称,一位债主说:真的没钱没事,不还也可以,但股票就算了。

 

腾讯团队四处借钱之际,网易和搜狐已经赴美上市,风头一时无俩。这给了团队以启发:腾讯未来也可以通过上市融资来解决资金困局。

 

可惜那时候,腾讯离上市还有“十万八千里”:公司上下一共18个人,没有现成的收费渠道。

 

能借的钱借光了,团队总结:不能再找只看即时利益的人“下手”,应该将目标定位上市,找风险投资。在当时,风投是个新鲜词,参会的马化腾第一次听说这个词。

 

马化腾开始学写商业计划书,他拿着20多页的计划书,到处找国际资本,却依旧处处碰壁。

 

最后,有报道称,马化腾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解决了融资难题。他的父亲是盐田港的董事之一,当时李嘉诚正投资深圳盐田港。通过这条线,腾讯搭上了李泽楷,小超人旗下的盈科数码联合IDG资本,各投110万美金,拿走了腾讯40%的股份。

这笔融资过程中,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,第二次手术后,他平躺在床上举着笔记本电脑办公,一点休息时间都不留给自己。

 

在国际资本的帮助下,腾讯将OICQ更名为QQ,和AOL协商、解决了侵权问题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在投资不到两年后,李泽楷便将这部分股权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南非MIH集团。两年净赚1150万美元,绝对称得上是一笔绝佳的投资,然而这部分股权放置当下,价值是2790亿港币,这意味着,如果小超人保留这部分股权,其资产将超越叱咤风云一辈子的父亲李嘉诚。

 

5、中国霸主

引入国际资本后,腾讯之后的故事众所周知。他们与中国移动合作,通过移动梦网”实现盈利,之后便一路飞驰。

 

在Interbrand的2014年的品牌榜单中,腾讯已经超越中国移动,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。而马化腾,也同时入选了《时代》周刊与《福布斯》2014年度“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”。

 

在赞赏、愤怒、嫉妒、钦佩等一系列复杂评价中一路走来的腾讯,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世界互联网一极。

多年来,即时通讯软件层出不穷,但无人能撼动腾讯的霸主地位,即便是来势汹汹的MSN,也在其面前败下阵来。相反,马化腾带领着腾讯,一直“挖着他人的墙角”,他投资京东对抗阿里,推出的微信支付更是让马云如坐针毡。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,腾讯的影响力已然无人能及。

 

现在,人们已经不想知道马化腾又买了什么企业、进入了哪些产业,只想知道还有什么是他不能做的。这个曾经转辗难眠的“企鹅爸爸”,已经成为无数人崇拜的对象,甚至被奉若神明。

 

但就像那些鲜为人知的腾讯故事一样,“高富帅”马化腾依旧低调无言,在闷声间,不断打败昨天的自己。

关注